中国智能家居行业正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,其核心驱动力源于政策支持、技术迭代与消费需求升级的协同作用。
中国智能家居行业正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,其核心驱动力源于政策支持、技术迭代与消费需求升级的协同作用。政策层面,“以旧换新”政策持续加码,2025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预计达10170.2亿元,其中智能照明与白电品类成为主要增长引擎。与此同时,适老化改造被纳入多地政府补贴范围,如厕辅助、健康监测等功能加速普及,银发经济潜力逐步释放。
技术迭代则成为行业发展的底层逻辑。AI大模型推动交互体验从“指令执行”向“情感化服务”升级,垂域模型通过语义理解与场景适配能力的提升,显著优化用户粘性。物联网与边缘计算的融合进一步降低设备响应延迟至50ms以内,本地化AI算力突破15TOPS,隐私数据“不出户”成为主流趋势。
消费需求的变化则倒逼行业创新。用户对智能家居的期待已从基础功能转向“情绪依赖”,例如通过动态灯光、环境音乐调节居家氛围,或通过母婴与宠物设备强化情感连接。高端化与个性化需求并行,第四代住宅概念的兴起推动智能家居与建筑、能源、艺术深度融合,“场景化智能”正逐步取代单品功能,成为用户选择的新标准。
生态割裂与用户体验的平衡
尽管前景广阔,智能家居行业仍面临多重挑战。首当其冲的是生态碎片化顽疾,协议不统一导致设备互联困难,企业短期依赖轻量化方案,长期则需开放生态共建。Matter协议的普及加速打破小米、华为、亚马逊等封闭生态壁垒。然而,生态割裂仍是行业痛点,短期内轻量化方案成为过渡选择,长期仍需依赖全行业协同共建标准。
用户体验与复杂性的矛盾同样尖锐。老年用户普遍面临操作门槛,简化版语音助手与一键式服务成为破局关键。此外,安全与隐私问题日益突出,量子加密与生物特征熔断技术被列为防护核心,但技术成本与用户认知仍需平衡。
技术深耕与生态协同的双轨战略
在行业转型期,头部企业的战略选择具有风向标意义。以思必驰为例,其围绕“云+芯”重点布局,“云”指的是“DUI平台”,“芯”则是自主研发的“AI芯片”。通过软硬件结合的人工智能技术与产品服务,思必驰为众多智能家居伙伴赋能。其技术优势体现在DFM-2大模型、全链路语音交互技术与DUI平台,从而加速智能家居解决方案规模化落地。
然而,企业需警惕技术实用性与商业化的平衡,过度追求创新可能加剧操作复杂性,反噬用户体验。思必驰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,并始终坚守一个核心理念,即技术需回归“解决问题”本质——例如通过语音配置降低使用门槛,或通过边缘计算保障隐私——方能实现从“工具属性”向“服务属性”的跨越。
从工具到伙伴的终极命题
2025年,智能家居行业将迈入“全屋智能”阶段。技术层面,分布式AI架构、量子安全、元宇宙接口(AR/VR)将重构生活空间;生态层面,头部企业开放能力中台,共建场景订阅服务与统一标准;用户价值层面,技术需服务于“幸福感”提升,在创新与易用性间找到平衡点。
智能家居的竞争已从单品性能转向生态协同与场景创新。企业若想在这场万亿级市场的角逐中占据先机,需以用户为中心,在技术普惠与商业可持续性间找到动态平衡。